返回列表 发帖

以丰富的策略模型管理资产

 “秦晖科技目前管理资金规模为6000万。在2012年共242个交易日中,账户亏损交易日为162天,其中:日亏损在0.5%以下的共计91天,占总亏损日的56.1%;日亏损在0.5%—1%的交易日共54天,占总亏损日的33.4%;日亏损在1%以上的共计17天,占总亏损日的10.5%。账户的单日回撤率最大是1.5%,全年均值是0.5%,历史最大回撤为5.83%。”通过这一系列数字,秦晖科技总经理徐晖想说明的是,“我们每个账户的风险回报比均超过4倍,在管理大规模资金上优势明显,严格的风控体系和技术优势是我们稳定获利的关键”。
  2006年,徐晖涉足期货市场,起初交易做得不温不火,但2009年一波橡胶行情使他遭受沉重打击,2000多万几乎赔光,致命损失让徐晖决定再也不碰主观性的风险交易。此前他正好投资了一家做资讯软件的企业——上海秦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,而此时恰逢国内期货市场开始引进程序化交易理念,于是徐晖决定领导团队全面进入程序化交易的研究。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,公司于2011年正式走上了程序化交易之路,并成立了秦坤投资资产管理中心,管理的资产也从几百万元扩大到现在的6000万元。
  随着资金的增长和行情的演变,秦晖科技也在不断调整优化交易模型,以使资金更好地实现稳定盈利。2010年公司开发出了秦晖ats1.0程序化交易系统和第一代实盘交易模型,据徐晖介绍,这个系统和模型比较简单和初级,但2010年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跳空行情很少,即使重仓操作,隔夜风险也不大,测试账户当年抓住了很多连续盈利的机会。而随着行情的变化,隔夜重仓的激进型策略在2011年中后期开始显露弊端,美国信用评级下调、汇金增持等一系列因素使股指连续隔夜跳空,大额资金已不适合单一的隔夜操作手法。
  根据变化,公司在2011年5月推出了第二代交易模型,此间公司管理的账户规模也迅速扩大。2011年年底,市场行情更加复杂,秦晖又在第二代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准高频交易,配合日内趋势交易及隔夜区间策略,很好地控制了资金回撤。不过,高频交易也带来了高昂的交易成本。2012年年底,公司创新推出第四代交易模型,该模型建立在商品自身的微观特点和规律基础之上,并创设出一些新的指标。
  只要交易,就会遇到资金回撤。“秦之晖”账户两年来的最大资回撤率为10%多一点,在刚超过10%的时候,操作团队就调整了资金使用比例。事实证明这一调整也会产生副作用,导致大行情来临时资金收益率大幅降低。“调整参数和策略是必须的,但是动资金是错误的”,徐晖说,只要交易策略足够丰富和强大,盈利只是时间问题,“目前我们有丰富的模型,在管理大规模资金上优势明显,但不单纯追求高收益,而是更重视稳定和可复制的收益模式”。
  徐晖最后说,秦晖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企业,所以公司名称中坚持使用“科技”两个字。“我们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,公司能在交易、技术、资产管理等方面有所建树。”
收藏 分享

返回列表